旅游的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旅游的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二章论及“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时,明确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继续强调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使得推动和协调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准则有了一贯性,也使得旅游业发展有了持续性的强劲动力。
如果回顾一下近些年来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有关旅游发展的文件,就可以感到,各级对旅游的功能和旅游与民众的关系显然是越来越了。如国务院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4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显然都对各个地方认识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最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不仅与国务院2009年、2014年的两个文件密切呼应,而且还用“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这三句线年两个文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括。
笔者对这三句话的认识是,k22句说的是发展旅游业的目的,第二句说的是旅游所具有的对人的发展的功能,第三句说的是在发挥旅游业的功能的时候造就我们的旅游业。而其中“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对旅游功能的真切把握。在这里,不妨回顾一下人们对旅游功能认识的进程。
“旅游”,这个汉语词汇虽然在我国六朝晚期才开始使用,但其用以指称旅行、游览和旅游接待的内容,却是远在先秦时代就早已有的。在英语中,“tourism”是源自“tour”的,其早期本意指的是旅游的理论与实践,而在现代社会使用中尤指服务于旅游者的旅游业;虽然英语中这两个词的使用都晚于汉语的“旅游”,但是其旅游现象的产生也同样悠久。而在国际上,由“tourism”和“trel”所共同指称的人类的旅游,却是有其国际共识支撑的。无论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所阐释的概念还是学者们就此提出的定义,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人类对此认识的一致性。
世界旅游组织19年旅游统计建议书不仅把人们的旅游活动定义在人们由于休闲、事务和其他目的而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而且把旅游业由局限的假日市场扩展到了覆盖全球人口流动总框架的出行市场。而在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书中,该组织又重申了旅游作为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的属性,并指出基于度假、休闲娱乐、事务、健康、教育或其他目的而出行的人员的向其惯常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移动,必然对目的地经济、自然环境、已建环境(伦敦旅游攻略)、当地居民及游客本身产生多种响。如果用国外使用最广的旅游专业教科书旅游学-k22要素·实践·基本原理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对其概念的梳理来说,则其所指的“乃是由旅游者、吸引并接待其来访的旅游供应商、旅游接待地、旅游接待地社区,以及当地环境等所有各方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引发的各种过程、各种活动及其结果。”可见现代人类生活中的旅游,的确是把目的地的服务业和目的地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旅游的诸多响和功能都纳入其中的。
尽管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和其他多数国家一样,曾经从经济学的角度把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从而十分重旅游的经济效益的发挥,但在百姓已经开始把旅游出行作为自己生活一部分的时候,随着旅游业的充分发展,研究者们在重旅游的经济功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已经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了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三大功能,以及其产生的三大效益-k22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所谓经济功能,自当指的是旅游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能带来的经济作用。这也正是现代旅游业以其自身的服务以及其与上游产业、关联产业一起形成的现代产业集群所能够发挥的功能。随着旅游最终消费的不断扩大,其在各个国家所汇集和整合的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及小类正在变得越来越多;随着越来越紧密的产业集群像雪球般地越滚越大,其本身也以超越本国经济的增速向前发展着,以致成为许多国家或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并对各地扩大社会就业、对全社会的“反贫困”等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所谓环境功能,其首先指的是旅游的发展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因为人们的旅游出行,原本就是基于对宜人环境和优良生态的向往,所以它是天然的“环境友好型”的活动与产业。而人们的旅游(印尼旅游景点),虽然也需要使用资源、利用资源,但比起许多k22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对资源的耗损量往往都是极低的,所以它理当归属于“资源节约型”的活动和产业。正是基于人们旅游出行是对宜人环境和优良生态的向往,所以它在保护环境、优化环境和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方面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所谓旅游的社会功能,指的是旅游现象对旅游者个体、群体和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史料已经显示,我国先民在很早以前就已认识和体验到了旅游活动对人们获得欢乐、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促进交流,以及减轻个人忧伤等方面的作用,可是史料中对此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充分的。而在40多年前的暴风雨年代,老百姓的旅游活动更成为“大批判”的对象,直到19年同志黄山讲话唤起部门和经济学人对入境旅游经济效益的重时,国人的旅游活动仍然处在“不提倡、不宣传、不反对”的自发发展之中。由于旅游活动实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总格局下,我国百姓中的旅游活动开始从国内发展到出境,其发展势头更从渐进转为迅猛,加之业界旅游服务的即速跟进,国家层面政策的调整,因此近40年来中国老百姓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推动人们对旅游社会功能的认识方面,在推动人们对旅游价值的认识从过于偏重单一的经济价值走向经济、环境、社会三大价值的转变中,我国的旅游学界也是功不可没的。
在19年9月中国旅游报邀请全国专家举行的“共和国旅游业年研讨会”上,笔者曾就我国旅游研究者的研究成就做过一些概述。笔者也曾说到,如从更深一层的意义来观察,我国公民旅游活动的大量产生,将使人们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产生更深一层的认识,即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使得旅游者异地的旅游消费越来越难于与本地居民在本地休闲做出本质的区分。同时,作为居民的一种异地的生活方式与居民常住地生活相对应,与居民常住地工作劳动相对应,作为居民工余生活的一部分,除其包含的经济内容外,居民的旅游活动和其他休闲活动所固有的对于自然人个体的功能-k22消遣放松、增进心身健康、知识能力补进、审美趣味满足等,及其对人类群体的功能-k22在人际交往和群体交流中获得价值认同、人权体现、进步推动等,都会因为人类旅游交流的机遇而得到切实的增进。
虽然世界旅游组织所进行的国际旅游统计专注于旅游的经济效益,但如果分析世界旅游组织自游轮旅游价格以来发布的30余则“世界旅游日”年度主题口号,则不难看出,其所强调的也都是对人类旅游生活的各个角的认识,表达的也是对人类全部旅游活动的。诸如“旅游业的贡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19年)”,“旅游和假日对每个人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孝感旅游景点)”,“旅游:全民教育(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途径(西安旅游攻略5天自由行攻略)”,“旅游业:宽容与和平的因素(天津市旅游)”,“旅游业:21世纪创造就业和倡导环境保护的先导产业(日本关西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旅游保险网)”,“旅游: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社会和谐的推动力(火车旅游专列)”,“旅游为妇女敞开大门(香港旅游景点推荐)”,等等。如将这些也大致作一个功能的分类,那么这些口号所要提升的也大多是人们应有的对旅游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认识。
在我国旅游研究不断深化的进程中,研究者的研究也正在与国际的研究汇合,尤其是近20年来,大家对旅游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上,也不再满足于对旅业微观研究的已有成就,而是已经在整体上逐渐将其作为民众福祉的一部分来研究,作为幸福产业来研究。
当前,全国居民境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之所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除了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时间的客观条件已经大为改善外,更在于老百姓感受到了旅游活动对于其自身发展的价值-k22积极休息,促进心身健康;与亲友共享欢乐,增进亲情友情;开阔眼界,提高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趣味……现实的发展证实,旅游的这些社会功能在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科教旅游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实,在本文上述的旅游的社会效益中,无论是其对人们个体还是群体的价值,都明显的是服务于人的发展的;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取得,同样也在创造着人们个体和群体获得发展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创造着民众的福祉。
前面本文述及的近些年国务院和各地方关于旅游发展的文件,最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对“坚持以人为本”和“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强调,正标志着全国上下对旅游功能的认知已经获得了新的共识。
也就是说,新五年我国旅游的发展,定将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国人全面发展的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正是落实“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各种战略部署的关键。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与准则,展望未来五年,我国旅游在新发展中定将克服此前的弊病,广大民众所期待的减少出行不便,缓解旺季拥堵,丰富多样供给,推动诚信经营,让旅游者获得令人愉悦的体验与感受……如此高品质的旅游生活前景,定将是可望又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