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的苏泊罕草原
骄傲的苏泊罕草原
苏泊罕大草原取名自“苏布尔嘎大草原”,“苏布尔嘎”为蒙古语,意为“塔”的意思,因苏泊罕大草原内有白塔而得名。苏泊罕大草原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是内蒙古富有游牧文化和草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也是鄂尔多斯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游牧草原。苏泊罕大草原是成吉思汗六征西夏的屯兵整军之地、伊克昭七旗会盟及阅兵校武故地、鄂尔多斯明清时期的驿站、伊克昭盟盟诞生地及敖包发祥地;是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龙年巡游鄂尔多斯七旗的集散地,也是藏传佛教早期领袖进京谒帝途中重要的休养礼佛圣地。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了草原上独有的香气,那是青草的香气、是牛羊肉的香气、是奶茶的香气、是蒙古酒的香气……那条绿色的地毯一直铺到天边,白色的蒙古包散落在绿色的草地上,像从天庭散落人间的大颗珍珠。煮奶茶的淡蓝色烟雾中,牛群、羊群时隐时现,像是中世纪乡土文化的真实版面。不知是谁把云朵裁剪成了花边案,在碧蓝的天空悠哉悠哉。碧绿草丛中,一大片花海把这群诗人吸引过来,那深粉、浅粉、淡粉、白粉的颜色,瞬间占据了人们的眼球。
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毛乌聂盖村边伟龙侃侃而谈,说起了这片花海的渊源,并介绍说,荞麦最早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荞麦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法国、加拿大和美国也是荞麦的重要生产国。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状突起,但不属于禾本科,是一种双子叶植物。荞麦是从野生荞麦演化出来的,生长期短,可以在贫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养分和氮素,下种晚,在比较凉爽的气候下开花,可以作为绿肥、饲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覆盖植物。2020年以来,驻村和村干部们经过摸排调研,决定以村集体为引擎,带领村民在产业上做文章,提升乡村振兴的日本旅游签证办理流程的支持下,毛乌聂盖村花.8万元买回了荞麦的大型耕种设备,驻村还当起了司机。去年春耕期间,驻村和村干部们发动村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硬是把0亩撂荒地变成了良田;此外,村集体还引进了巴塔砖厂,又德阳旅游,总投资200万元的荞麦种植及杂粮加工项浙江旅游城市的k22个项目,如今,已具规模,在一项项产业铺就的“棋盘”上,毛乌聂盖村人看到了“钱景”。毛乌聂盖村自从开始种植荞麦,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200斤左右,加工成面粉会有100斤左右。下一步,毛乌聂盖村准备在闲置土地上种植荞麦10亩,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诗人曾经将荞麦花的美记录在了诗中,它们或粉红或洁白,星星点点,美不胜收,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荞麦花盛开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荞麦也作为这里的小杂粮产业,带动着农牧民增收致富。这满山的荞麦不仅给草原人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给草原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新型草原生态环境和转型生活形态的前景。
提起内蒙古,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还是遍地的“黑金”?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问起当地人,他们更习惯用“羊煤土气”来简明扼要地形容这片土地,特别是煤炭。如今,煤炭已成为过去,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内蒙古正在经历并见证从煤炭到新能源的大跨越,当地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稳步助力践行“双碳”目标。内蒙古越来越多地上海旅游介绍的k21地,光伏制造产业正从集中在某一两个环节拓展至全产业链协同布局,包括内蒙古在内的西部地区,正在重塑中国光伏制造产业格局。
我有幸在这一次行程中看到了这一辉煌的壮举:汽车飞驰在大草原上,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排列整齐的太阳光硅片,它们顺着坡势,高低起伏,绵延数百公里,这就是某25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某15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某1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业园区。这片建在采空区的绿能基地,化地利用了空间、整合了资源,太阳能光板下一丛丛茂盛的苜蓿草是牛羊最肥美的饲料遵化旅游景点大全将“光伏+农业”作为产业发展思路,流转了项目周边村子里符合条件的土地建设肉牛养殖场,利用光伏板下种植的苜蓿等作物作为肉牛养殖饲料,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生态+光伏”的方式是矿山治理的新实践。过去,矿山治理多以实现生态价值为出发点,而这次,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了金山银山。
今日的草原早已改头换面,用现代化的理念和全新的思路,在更高更快的发展轨道上飞速运行,牧民的生活像荞麦花一样节节高升。看到草原的变化、看到草原的发展,我流连忘返,用心、用笔、用文字,记录下这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片段。